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腫瘤病。雛雞對病毒的易感性高,尤其是日齡越小易感性越高。肉用仔雞在40日齡之后發病的多,常帶病屠宰。
【癥狀】根據其臨床表現和病變發生的部位,可分四種類型:神經型、內臟型、眼型和皮膚型。
(1)神經型。主要特征是雞的外周神經被病毒侵害。當一側或兩側的坐骨神經受害時,病雞一條腿或兩腿麻痹,常見的是一條腿麻痹,另一條腿向前跨步時,麻痹的腿跟不上來,拖在后面,形成“大劈叉”的特殊姿勢。臂神經受害時,一側或兩側翅膀麻痹下垂。頸部肌肉的神經受害時,引起扭頭、抑頭現象。
(2)內臟型。是一種或多種內臟器官及性腺發生腫瘤,病雞起初無癥狀,冠髯萎縮、顏色變淡,進行性消瘦,最后衰竭而死。
(3)眼型。當眼球的虹膜受到侵害時,逐漸喪失對光線的調節能力,瞳孔收縮,正常色素消失,呈彌漫的灰白色,稱“白眼病”,嚴重的失明。
(4)皮膚型。在翅膀、頸部、背部、尾部的皮膚上形成腫瘤。
【剖檢】主要病變是神經腫大,可比正常的腫大2-3倍,顏色由銀白色變成灰白色或黃白色,好像在水中浸泡過一樣,紋路消失,神經表面可看到小結節。病變的神經多是一側性的,在剖檢時應注意與另一側變化輕微的神經相比較。內臟器官可能出現一個或幾個腫瘤,腫瘤可出現在心、肝、脾、腎等器官以及虹膜、骨骼肌、皮膚等處,以卵巢最易受害。
【診斷要點】
(1)一肢或兩肢麻痹,一腳伸向前方,一腳伸向后方。
(2)坐骨神經腫大,呈灰白或黃白色,紋路消失。
(3)4月齡以內的雞內臟各臟器易出現腫瘤。
【防治】
(1)種蛋及孵化器需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,以防雛雞剛出殼即被蛋殼上及孵化器中的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。
(2)幼雞對馬立克氏病最易感,必須與成年雞分開飼養。
(3)嚴格檢疫,發現病雞立即淘汰,飼養場地徹底消毒,定期進行藥物驅蟲,尤其要加強對雛雞球蟲病的防治。
(4)1日齡雛雞用馬立克(火雞皰疹病毒)苗,或二價苗(自然弱毒及火雞皰疹病毒)進行接種。
|